母豬妊娠飼喂區間注意注重背膘:在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豬飼料中加入脂肪能提高奶水產量和初乳中的脂肪含量。能夠將1千克以下仔豬的存活率提高17%,但是過度注重背膘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母豬分娩定時監控少用催產針:如果仔豬出生時間間隔超過30分鐘,需要注意這頭母豬。可以通過常規助產六字決和緊急助產六字決來處理,謹慎使用催產素,會對母豬有影響。活力低的仔豬要幫助固定乳頭,讓它們吃上足夠的初乳。
科學控制好產房溫度:過高的溫度會減少母豬的采食量。溫度太低仔豬會體溫降低,同時減少初乳的攝入量。仔豬超過2日齡,產房的溫度應當降到20度。
保證仔豬都能吃到足夠的母豬初乳:仔豬出生后6到12個小時需要吃足夠的初乳。仔豬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它們的抵抗力主要依賴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母豬帶的仔豬數不要超過有效乳頭數。初產母豬的帶仔數可以限制在10頭。14天后開始補教槽料。
盡快調整保育欄位:在仔豬出生后盡快進行保育欄調整操作。24小時內調欄,讓每頭母豬帶的仔豬都有接近的體重。
才出生的仔豬防止擠壓:出生后的前三天仔豬喜歡一起依偎在母豬邊上。建議在飼喂母豬時把它們關進保溫箱。在母豬吃完后或者1個小時內把它們放出來。